第壹百零三章 壹個姿態足矣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9
兩人走出孵化園大樓,周圍壹行人也簇擁著兩人出來,壹直走到了停車場,龔巖峰這才找到機會。
他壹直想要向陸為民匯報壹下工業這壹塊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來目前陸為民確定的思路是正確的,藍島的經濟遠景還是在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因為藍島不是像陸為民原來所擔任的宋州/豐州那壹類的內陸地區城市,可以做成承接產業梯次轉移的基地,藍島不壹樣,藍島計劃單列市,是沿海開放城市,其產業發展程度已經遠超內陸地區,制造業固然是其根基,但是卻無需再八面開花的招商引資,不顧壹切的吸引項目,而是要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進行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
從目前的藍島發展來看,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理應成為藍島產業發展的選擇方向,但是藍島傳統產業發展陷入了停滯,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不是壹朝壹夕就能培育起來的,在此之前藍島要穩住陣腳,還是需要在制造業上做壹做文章,而龔巖峰也覺察到了陸為民提出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這應該是陸為民構想中的“雙輪驅動”戰略中的“壹輪”。
站在車前,龔巖峰主動匯報了他對目前高鐵產業的看法和意見。
他認為當前藍島市委市政府應當抓住高鐵產業起飛的契機,牢牢依托中北車和中南車集團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實力,市裏也要有意識的扶持壹批企業和中北車中南車方面進行對接,出臺壹些政策支持中南車和中北車集團內部創業衍生,要把藍島打造成為高鐵產業的核心產業集中區,囊括和覆蓋整個高鐵產業的產業鏈,可以選址經開區或者仁化區,建設高鐵產業園,搶先壹步占據高鐵產業先機。
兩人這壹談就在車邊談了接近半個小時,陸為民對龔巖峰的想法很欣賞,這和他自己的壹些想法想契合,而龔巖峰在具體實施這個戰略上還提出了相當多的建議,尤其是選擇/配套和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上。
“巖峰,關於高鐵產業發展上我看妳很有想法,這很好,中南車和中北車那邊我還是有些關系的,我聽說妳原來在仁化擔任區委書記時和鐵道部那邊有很多聯系,應該有些老關系吧?這些關系不能斷,還要加強。我覺得我們應該把這些資源都充分利用起來,有大用處……”
“高鐵產業是壹個非常廣闊的產業,我很看好這個產業的前景,我國鐵路運輸是壹個瓶頸,當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對於交通出行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民眾的要求也會日趨豐富,民航是個趨勢,但是有些人不喜歡乘機,而且在費用上也稍高,而高鐵可以把鐵路客運這壹塊解放出來,車速提升到200到350公裏之間,可以極大的縮減空間距離,使得城際間的聯系極大提升,把普通鐵路運輸能力交給貨運,也可以減輕公路貨運的壓力,這樣可以相得益彰,所以高鐵這個產業不僅僅是在我們國內市場廣大,而且在國外也有非常廣闊的前景,而壹旦我們藍島成為這個產業的龍頭核心,那麽會帶動相當龐大的壹個產業鏈,而且是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對於我們藍島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陸為民看了看表,“我估計咱們再談兩小時也談不完,這樣,妳回去準備壹下,安排發改部門和工信部門拿出壹個具體方案來,星期六上午我沒事兒,我把建偉市長叫上,我們在好好談壹談。”
聽的陸為民說要把董建偉叫上壹起來研究,龔巖峰就知道有戲了。
現在看起來兩位主要領導起碼是在發展先進制造業上的觀點是比較壹致的,高鐵產業和海洋能源勘探鉆采設備制造業/特種運輸設備制造業,這是目前藍島能夠拿得出手且具有優勢基礎的產業,相較於陸為民的思路,董建偉顯得更務實壹些。
倒不是說陸為民不務實,作為市委書記他考慮問題的角度肯定和當市長有所差別,董建偉需要考慮的是在較短時間內能夠形成壹定產業規模和優勢的,而陸為民則需要布局更長遠,既要考慮當前的局面,也要考慮三五年的規劃,當然,在龔巖峰看來,雙輪驅動無疑是最有效的,但是雙輪驅動的動作夠大,勢必就要擠壓其他方面的資源投入,這壹點上卻不是他能多言的,這也該是兩位主要領導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行,陸書記,我這邊也已經和相關部門和壹些企業進行過溝通和探討,也搞過壹些調研,有壹些值得琢磨的東西,早就向找您和董市長合計合計……”龔巖峰也是壹個有想法的人,話語中也是滴水不漏。
“行了,巖峰,就別我和玩心計了,我明白,就這麽定了,妳好好回去準備壹下,我和建偉市長可是要掃榻以待,好好聽聽妳的意見,星期六,咱們好好聊聊這事兒。”陸為民笑著拍了拍龔巖峰的肩膀,這才鉆入車裏。
看見陸為民的奧迪離開,龔巖峰這才舒了壹口氣,還得要好好準備壹下,陸為民和董建偉都不是可以隨便忽悠的,而陸為民這麽安排,也顯然是早就有考慮,弄不好人家就等著自己發這個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敏感性,倒是需要好好應對,拿出點兒像樣的東西來,別讓小覷了自己。
……
5月18日,陸為民/董建偉率藍島黨政代表團赴昌江宋州進行學習考察。
這是陸為民赴藍島之後第壹次以市委書記身份帶隊出訪考察。
在考察之前,陸為民也在省委常委會上就這壹次考察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匯報。
1-5月,宋州經濟增速依然保持著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增速,而藍島經濟增速只有12.8%,相當於只有宋州經濟增速的三分之壹,而按照這個經濟增速如果壹直保持下去,宋州地區生產總值極有可能在今年完成對藍島的超越,這也是讓藍島黨政幹部們有些無法接受的。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1-5月宋州地區生產總值已經實現了1550億,而藍島僅僅完成了1540億,僅從這壹點來說,宋州實際上已經超過了藍島,而藍島人口超過宋州人口200萬,所以如果要從人均GDP來說,宋州更是在去年就已經超過了藍島,這些數據擺在藍島的幹部們面前,不得不引人深思。
尤其是吧宋州2000年至2005年歷年的經濟數據排列出來時,這就更發人深省了。
壹個內陸城市,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說都無法和藍島相提並論的普通地級市,楞生生在這場經濟增長的競爭大賽中脫穎而出,跑贏了泉城,現在又要超越藍島,這種反差當然值得大家認真思考,而要在思考之前,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知己知彼,通過學習考察來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哪怕是管中窺豹,也能看出壹些端倪來。
陸為民在省委常委會上的匯報很平實,直截了當的談了到宋州學習的目的和想法,就是要學習宋州怎樣來打造更優佳的創業投資環境,學習宋州在培育產業上的經驗,要讓藍島學習對方的長處做到揚長補短。
省委常委會上高立文問了他幾個問題,說藍島的條件無論從哪方面看起來都要優於宋州,但是為什麽宋州卻能在短短幾年間就實現了飛躍,超越了昌江省其他城市不說,甚至也還趕上了沿海地區的發達城市,宋州能趕上來的優勢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藍島可以復制的,哪些是藍島無法復制需要用其他要素來抵消的。
高立文的問話非常犀利,也贏得了其他常委的紛紛贊許,他們也想了解陸為民這個前任宋州市委書記現任藍島市委書記怎麽來回答這個問題,除了回答這個問題外,還要聽聽陸為民怎樣來表述他會如何來帶領藍島來實現反超,藍島今年註定被宋州超越。
陸為民也沒有回避這個問題,他在常委會上提這個事情,也就做好了回答這個問題的各方面思想準備。
他談了自己的壹些想法和判斷,包括當時在宋州時推行的壹些做法,也談了他現在對宋州和藍島經濟對比看法意見,當然也還包括他針對藍島現狀的壹些想法。
不過在常委會上他當然沒有必要說得太細,在沒有真正拿出令人信服的實績出來之前,說太多也會被人視為誇誇其談,有壹個姿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