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創球隊
球路 by 黑金哨子
2018-9-6 14:27
第二天是星期天,王斌壹早兒就給儀仗隊的王隊長打了電話,王隊長高興的不得了。張曉軍和王斌上午十點準時到了儀仗隊駐地。王隊長熱情的接待了他們,然後大家就扯起了招收退伍儀仗兵的事情,王隊長說,
“這樣吧,我這裏說哪妳們也不壹定有什麽清楚的概念,我下午組織幾場籃球比賽,讓幾個連隊的小夥子們打給妳們看看,妳們就有概念了,反正妳們都是行家,是不是可造之才就看妳們的法眼了。”
“這樣好,即直觀又簡單,我贊成,不過我們招收隊員的事情妳們有沒有跟小夥子們吹風啊?”王斌接口道。
“沒有具體的說,反正我們每個星期天的下午都要打比賽的,這是我們儀仗隊的傳統,中午咱們到我家去隨便吃點,妳們都是老兵,知道咱這部隊上禮拜天中午是不管飯的,只有早上和晚上兩頓,我也就不跟妳們客氣了。”王隊長樂呵呵的說著。
中午在王隊長家裏幾個人隨便吃了點東西,下午壹點就開始在籃球場上打比賽了,小夥子們的條件的確都不錯,體格勻稱,力量也很大,其中還真有幾個打的似摸似樣的,就是基本動作不是很規範,看著這些身材高大的儀仗兵,張曉軍心裏樂開了花。
他們很快就選定了20名退伍兵,晚上,張曉軍和王斌在儀仗隊王隊長的介紹下和這些小夥子們認識了,他樂呵呵的對這些年輕人說,“小夥子們,我是深圳過來的,想在妳們這些退伍兵當中招聘二十個人,目的是培訓妳們打籃球,公司要成立壹個籃球隊,我們先從底層打起,看我們將來的水平到底可以達到什麽樣的高度。至於妳們的工資待遇嗎,暫時按照公司員工的標準發放,大概也就是每個月壹千多元左右,由於妳們是要從事比較辛苦的訓練,那麽公司對妳們是實行包吃包住,訓練服裝也由公司解決,將來如果我們球隊進行商業化運作成功了,妳們的工資也要隨著公司球隊收益的提高做相應的調整。願意幹的妳們現在就可以和我簽雇傭合同,等妳們到復員的時候我會專門來接妳們,如果妳們有人覺得我的廟小,想另謀發展的,我現在也不攔著,將來妳們也可以改變主意。我的公司是小公司,規模不大,我可以告訴妳們去了以後訓練是艱苦的,壹點也不比妳們在這裏的訓練差,但是要多壹點樂趣和技巧,因此,希望妳們現在仔細的想好了再和我簽約,將來有些人也可能會被淘汰,那麽公司的其他部門會給妳們安排正常工作的,如果覺得我們公司的工作不好,那麽妳也可以去其他公司選擇自己喜愛的工作,妳們聽明白了嗎?”
這些退伍兵本來還在為自己將來退伍後的出路發愁,沒想到隊長竟然早就給他們安排好了去處,個個都高興的不得了,爭先恐後的與張曉軍簽合同,那些沒有被選上的戰士十分羨慕這些會打球的戰友,晚上在部隊的食堂裏,王隊長特批加了幾個菜,大夥圍著張曉軍和王斌問長問短的,氣氛十分的活躍。
這次張曉軍北京壹行的確是有了很大的意外收獲,王斌後來在同張曉軍的電話裏也是替這位發顛的老同學高興,不過他還是提醒張曉軍,“老夥計,別高興的太早了,要知道儀仗兵的身高都是差不多的,妳現在還沒有中鋒哪,要做好思想準備啊,我在那些專業隊二線隊員淘汰的人員中給妳物色了幾個大個子,到時候妳自己還是要親自看看才好,最後能不能派上用場還要看妳的本事。”
“呵呵,放心吧,就是壹塊爛鐵,在咱的手上也要把他錘煉成壹塊有用的好鋼,行啊,等我把深圳的準備工作弄完了以後,我立即去看妳選的人。”張曉軍在下飛機以後的深圳機場過道裏跟老同學吹著。他現在是籌措滿誌,決心要大幹壹場了。
張曉軍回到深圳,第壹件事情就是去尋找能夠給球隊提供訓練的場地。公司原來的業務繼續進行,特地成立了壹個體育部,他自任部長、領隊兼教練。公司的流動資金必須緊縮,他要騰出錢來養這樣壹個球隊,估計花費也不會很小的,經商多年的他知道必須壹切從簡,自己那點家底根本禁不起瞎折騰,這如同又壹次的艱苦創業。
張曉軍找遍了深圳大大小小的各類體育場管,那裏的租用費用是驚人的,也就是說,自己根本就使用不起那些專業或者半專業的場地,更不要說包住宿了,就是學校裏的球場也是限制條件多多,費用也便宜不到哪裏去。他想來思去,最後決定到龍崗區大鵬灣附近比較偏僻的地方去租用荒廢的建築用地,在那壹帶有不少房地產商人買了土地後發現不能進行地產建設,壹些魚村裏靠海邊的荒地基本上是常年閑置,深圳市政府有壹個海岸旅遊景點的長遠規劃,那些地方現在還都在等待這些規劃的具體實行,因此,閑置的土地有相當壹部分都已經被整理過,三通壹平基本上都搞完了。張曉軍看出了這裏面的機會,經過和村幹部艱苦的討價還價談判,總算祖下來壹塊占地十五畝的比較平坦的空地,年租金還不到二萬元。然後找來幾個生意場上的哥們幫忙,不許他們賺自己壹分錢,就是給個成本費用,否則要“反面”,張曉軍答應這些哥們兒將來在生意上自己會照顧對方,給對方讓利,好說歹說連哄帶騙的才用搭建簡易房屋的辦法修建了自己的室內訓練場和隊員宿舍以及相關的服務設施,這樣壹下子就花去了他十五萬大元,把個張曉軍心疼的齜牙咧嘴的,張曉軍又跑到市體育館和市內的壹些健身房,收購了許多舊的訓練器材,忙活了倆月,總算是大體上各項都有了著落,訓練場館初具規模。刷上了他從朋友那裏蒙回來的廉價油漆,從外觀上看還真有那麽點意思。
訓練場地距離深圳市有五十來公裏,在山的背面就坐落著大亞灣核電站,沿著海岸線大多是供人們遊覽休閑的海邊度假區,其他的工業企業不多,原屬居民也少,這裏的人大多都很樸實,要是算計也就是廣東常見的什麽都要錢,有錢什麽都好辦。
訓練場周圍環境很好,依山傍海的風景很優美,從駐地向海邊跑,圍著這個港灣轉壹圈正好是三千米,正好是每天晨跑需要的距離。駐地每個宿舍都裝有熱水淋浴和制冷空調,房子很大,四個小夥子壹間宿舍,正好可以在壹起打“拖拉機”。附近的小鎮子上有個小型超市,供應各種新鮮蔬菜和海鮮等,品種繁多價格便宜。張曉軍特地找了壹個在部隊空勤竈上退伍下來的炊事兵給大夥做飯,還請了壹個懂點跌打損傷的武警退伍兵,壹方面擔任訓練場的保衛,壹方面可以給那些在訓練或者比賽時候受傷的隊員做做推拿。為了解決這裏的交通問題,張曉軍還花了不到三萬塊買了壹臺二手的中型面包車,打比賽總是要出去的嗎請不起司機,好在現在會開車的人多,平時是炊事員開著出去買菜買給養,有事就自己開出去。
到了年底的時候,這些儀仗兵都按期退伍了,張曉軍去北京接他們,先給了這些小夥子半個月的探親假期,假期結束以後這些小夥子都按期來到了這個簡陋的訓練基地。
在這個期間,張曉軍應王斌的邀請到北京去看了幾個二米左右的專業隊員,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那些名教練給淘汰的人,說老實話,這些人除了個子大以外,其他條件都不是很好,力量、反應、速度、彈跳都不行,有些根本就是很“木吶”的那種,幾乎沒有什麽培養的前途,看了這些人以後張曉軍直搖頭,他灰心的從那些人的駐地走了出來。這個時候,有壹個身高在壹米九五左右的年輕人找上門來了,他是聽說張曉軍是來招人的就主動的上來搭訕,小夥子叫戴俊,今年才16歲,本來還在大連讀高中,被部隊球隊從小就給選拔上來了,在少年隊青年隊裏都混了不少時間了,可是球技老是長進不大,小夥子很機靈,就是身子單薄了壹點,在球隊裏老是打不上主力,成為二線球隊裏的壹個“雞肋”,教練沒有時間去專門調教他,他自己也感覺在這個專業隊裏沒有什麽前途,因此就想到業余球隊裏去發展,但是他本人又不是球隊正式淘汰的,人事關系還在部隊上。戴俊的父親是王斌打球時候的老大哥,憑這點關系找到了王斌,王斌先征求了戴俊和張曉軍的意見以後,就到部隊球隊的教練那裏去做工作了,當時那教練正在為戴俊的去留猶豫不定,在這個教練看來,戴俊是有前途的,但是要出成績也不是短期就可以實現的,而現在的球隊是要出成績才行,否則,他自己的飯碗都不保。正好這個時候王斌來找他,幫助他下決心放棄了戴俊,就這樣,戴俊也很順利的辦好了退伍的手續。這些“特種”兵來的時候容易,走的時候也容易,根本不用考慮什麽招兵的時間問題,當戴俊到達的時候,其他小夥子早就練開了。
春節放了幾天假,初五球隊就開始了正規的訓練,有壹個小夥子因為回家的時候遇到車禍,壹條腿殘疾了,張曉軍只好安排他管理球隊的雜務,這樣加上戴俊正好是20個隊員,張曉軍把他們分成兩個隊,根據兩個隊比賽的成績決定誰來負責當日的場地內務,首先就在內部實行了競爭機制。球隊裏除了戴俊是1.96米以外其他隊員的身高都在1.88-1.92米之間,最高的戴俊反而是年紀最小的隊員,大夥都把他當成小弟弟看待。部隊的傳統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延續,每天早上要按照部隊的作息規則,吹號起床,晨跑3000米。然後是上午的訓練課,中午午休2小時,下午又是訓練,晚上打壹場練習比賽後才能休息。為了摸清隊員們的各自特點,在頭兩個月的訓練中,張曉軍沒有弄什麽新花樣,每個禮拜還帶著這只球隊去市裏找壹些業余球隊打兩場友誼賽,成績在業余球隊裏已經是很厲害的了。壹時間球隊的名聲大噪。
五壹全國又要放大假了,張曉軍已經基本上把隊員們的各自特點摸清楚了,他要準備向起跑線沖擊了。他把全體人員召集到球場上開會,宣布了自己的訓練計劃和方案,他說,
“小夥子們,來了三個月了,妳們現在有什麽感受?妳感覺到自己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嗎?我想妳們沒有,這些常規的訓練模式對於妳們的技術戰術水平提高幫助並不大,不過是在耐力上給了妳們壹點基礎。今年夏季暑假期間,深圳市將舉辦全市的籃球聯賽,我已經報名參加了,那麽以我們現在的這個水平是取得不了好的成績的,因此,我們加強針對性訓練,我要給妳們壹點妳們從來沒有聽說或者見過的訓練方法。到時候妳們不要叫苦,不要叫累。
我們這只由退伍軍人組成的球隊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壹個正式的名字,我想了很久很久,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看過壹部電影叫《閃閃的紅星》,那種信念到今天仍然鼓舞我,我們都是來自部隊這個大熔爐就連小不點戴俊也是在部隊的教育下長大的,因此我覺得我們還是叫紅星隊比較響亮,今年,我們就要叫這顆紅星在籃球場上閃亮,妳們有信心沒有?”
“有!”隊員們都是當兵的出身,只要上級問“有沒有信心?”甭管說的什麽,都會使足力氣大喊“有!”,只有戴俊不知道這個規矩,有氣無力的跟著喊“有……”壹個長音讓大家都回過頭來看他,張曉軍忍俊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那些隊員看到教練笑了也都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經過簡單的動員,球隊五壹沒有放假,開始了新的強化訓練,從那壹天起,張曉軍就不叫隊員摸球了,全部是身體素質訓練,他給每壹個隊員發了壹個20公斤的鐵砂背心,兩個5公斤的綁腿沙袋,讓這些年輕人從起床的時候就開始穿戴上,跑步、壓杠鈴、抓鉛球、原地跳躍、打沙袋甚至連吃飯都不許除下,只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才能脫下來,三天下來,小夥子們就壹個個累的站不起來了,就連吃飯都抓不住筷子,走起路來直打晃,那些在儀仗隊經過刻苦訓練的退伍兵好歹還能挺的住,可是戴俊根本就沒有吃過這樣的苦,這樣殘酷的訓練他還是第壹次見到,每天早上他賴死賴活的不想起來,但是張曉軍還是很嚴格的要他們繼續訓練,對於戴俊,張曉軍甚至是用竹板把他從床上打起來,這個時候的張曉軍冷酷的像魔鬼。
張曉軍的訓練怪異的不叫隊員們摸球,壹些小夥子們想在訓練完了後去過過球癮都不行,因為教練把所有的訓練比賽用球都叫管理員胡斌給鎖了起來,他們能夠玩的只能是12鎊的鉛球,為了鍛煉隊員們的反應能力,張曉軍叫隊員們先抽簽,兩人壹組,相互打手背,就是壹個隊員把雙手手心朝上平舉在腰的高度,另壹個隊員把手心朝下的壓在對方朝上的手掌上,對方要翻過手掌來打手心朝下的隊員的手背,只要打的隊員手掌壹動,壓手心的人就可以躲,兩個手背任何壹個被打,那麽打的隊員就可以繼續打下去,如果沒有打著,那麽攻防雙方就要互換角色,往往反應慢的會被反應快的打的手背腫的像饅頭,每天輸的和輸的再抽簽,贏的和贏的再抽簽,直到這些隊員都相互打不到了,都打的手背不會再紅腫了,這個訓練遊戲才不作為必修訓練給取消了。經過這樣的訓練,隊員們幾乎各個都是手疾眼快的高手了,帶著砂背心沙袋訓練了壹個月以後,小夥子們大多已經對這些沙袋沒有多少感覺了,這時,張曉軍才叫他們脫了砂背心開始摸球訓練,但是腿上的沙袋還是不叫除去。就是摸球也不許他們運球或者投籃,而是先叫他們在訓練課上每人拿壹個球在自己的身上繞來繞去,在兩腿中串花,相互用手去捅對方的球,要保護自己的球,後來壹個球上升到兩個球,三個球,總之就是叫隊員們熟悉球性。往下就是拍球訓練,運球要從離地2公分開始,雙手運球,雙手跨下運球,雙手單手發力傳球等基本訓練,由於前壹段的體能訓練,這壹關大多隊員都是很輕松的完成了。這個時候隊員們才開始練習投籃。為了提高隊員跳投的穩定性,張曉軍是叫隊員們下身不動,完全是靠手腕的力量把球撥出去,也就是不能借助腰腹力量要能把球投出去,開始大多數隊員都做不到,那麽就從離籃球框最近的地方練起,壹點點的向後移動,壹直要練到可以輕松的在三分線外面2米的地方投籃為止,這個時間大家練了很長時間,即枯燥又疲乏,張曉軍發話了,誰練不到標準,誰就會被自然淘汰,解除合約後自謀生路。
球隊的訓練是艱苦的,也是封閉的,張曉軍規定每天晚上10點必須息燈睡覺,不許看電視,因為訓練場只有教練自己的房間裏有壹臺電視,那是為了看比賽錄像用的,平時張曉軍自己都不看各種電視節目,早上6點必須起來晨跑,晨跑的時候現在是要背40公斤的砂背心跑3000米,經過這樣的訓練,球隊竟然沒有壹個被淘汰的,這些兵的確不是“蓋”的,真的是能吃苦耐勞,小戴俊經過這樣的訓練後身板明顯的強壯起來了,以前風壹吹也許就會倒,現在,等閑之人推他不動,體重也增加了10公斤。
為了紅星隊的生存,張曉軍基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裏,公司的事情只能在晚上電話裏指示公司的職員們去怎麽做,這球隊壹個月下來,就是再怎麽節省也要用掉5萬多元,公司每月的贏利基本上都填到這裏來了。球隊現在那麽大的運動量,不給隊員加強營養是不行的,為了這,張曉軍還專門叫王斌從北京弄來了不少運動飲食菜譜,了解補充營養恢復疲勞的科學理論。球隊如果不出成績,那麽張曉軍這個投資就等於打了水漂,要想出成績,就必須要科學訓練科學恢復,張曉軍對於恢復疲勞研究不深,因此對於他來說也是個再學習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張曉軍的壓力是很大的。
離聯賽不多40天了,基礎訓練雖然叫張曉軍不是很滿意,但是時間已經不多了,球隊必須要把訓練轉移到戰術合練這個環節上來了。不管怎麽說,這只球隊是已經建立起來了,紅星隊的名號在聯賽的登記簿上已經是榜上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