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大國手
圍棋傳奇 by 七死八活
2022-12-9 22:19
“定庵兄,我且問妳,在妳大清,可還有翰林棋待詔的存在?”
“棋待詔?我們那時怎還會有?此官職初創於南北朝,在唐宋時到達巔峰,然而到了前朝,洪武皇帝就吧此官職取消,所以沒有沒有,我們那時根本就已經沒有翰林棋待詔。”
“呵呵,那定庵兄我再問妳,妳朝的那個愛新覺羅弘歷,他是否會下棋?如果會的話,他的水平如何?”
“妳說誰?”
“就是妳朝那個自己吹噓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呀。”
“他?呵呵。”
李襄屏壹聽樂了:“哎呀定庵兄,現在不錯嘛,居然連‘呵呵’都被妳學會,我猜此人應該根本不愛棋是吧?就算他偶爾下壹兩盤,也絕對是個臭棋簍子。”
“咦?這個妳怎麽能猜到?”
“很簡單呀,因為此人還寫詩,”李襄屏大笑著說道:
“那家夥居然壹生寫了壹萬多首詩,這是什麽概念?這簡直就是把詩歌當成日記在寫嘛,而我早就跟妳說過,寫日記真的不是什麽好事呀,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醜陋,比如妳們那個乾隆皇帝,他那壹萬多首歪詩當中,有關於圍棋的描寫嗎?好像是鳳毛麟角吧,甚至是接近於無吧,那定庵兄妳想想,假如他真是壹個愛棋之人,他在把歪詩當成日記寫的時候,怎麽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因此僅就此點我就可以推斷:此人必定不愛棋,也肯定是個臭棋簍子。”
“哈哈哈哈,”這回輪到老施大笑:“不錯不錯,襄屏小友視角獨特,推斷卻又是合情合理,定庵佩服,此人確實不愛棋,水平也非常之低。”
老施頓了頓,然後用更低沈的聲音繼續說道:
“此人不僅不愛棋,甚至都有可能厭惡圍棋,我中古棋由盛轉衰,此人實為罪魁禍首也。”
“中古棋?哈哈定庵兄,妳現在怎麽也自稱中古棋了?”
“這……我這不是天天聽妳這樣說,這才跟著學的嗎,對了襄屏小友,妳今日怎麽突然和我談及此人。”
李襄屏卻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饒有興趣的反問道:“罪魁禍首,妳也認為此人是罪魁禍首?他是怎麽禍害中古棋的了?”
老施稍微沈默壹會,然後簡簡單單吐出幾個字:“兩淮鹽商弊案”。
說到這的時候,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咦?我剛才聽到妳說‘也’,難道在這之前,還有其他人說過此人是罪魁禍首?”
李襄屏呵呵壹笑,然後他花點時間跟自己的外掛解釋:其實在現代學術界,也有人分析過中古棋由盛轉衰的原因。
當然嘍,那些比較形而上的原因,比如“國運昌,棋運昌”之類,李襄屏就懶得跟更老施多嘴了,在辮子朝,有兩件具體的重大事件,對中古棋的打擊巨大。
第壹件事,就是老施剛才提到的“兩淮鹽商弊案”。尤其是乾隆皇帝中年以後發起的,轟轟烈烈搞了10多年的“兩淮鹽商弊案”,更是對中古棋影響巨大——
大家當然都知道,像圍棋這種項目,那肯定需要壹定的經濟基礎支撐,而在辮子朝,圍棋最大的經濟支撐,那當然就是來自於當時的兩淮鹽商,而乾隆皇帝當時的行為,其實就相當於直接消滅了圍棋的金主爸爸。
嗯,其實在中國古代,圍棋的金主爸爸通常都有兩種,壹直是兩淮鹽商那樣的,而另外壹種,那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或者直接說就是當時的權貴。
然而在乾隆朝,由於他本人不愛棋甚至厭惡圍棋——他是最大的權貴,這條路早就斷了,等到他斬斷另外壹條路,中古棋直接從那個時候開始起由盛轉衰。
說到這李襄屏想多句嘴了,他真不算是愛屋及烏,認為乾隆皇帝清理“兩淮鹽商弊案”影響到圍棋,就認為這件事情如何如何。
事實上“兩淮鹽商弊案”本身,就是壹件很惡心的大爛事。
事實上辮子朝的所謂“鹽課”,施行的是壹種包稅制度,嗯,類似於歐洲中世紀後期那種很原始的包稅制。
那麽問題來了:所有的規則都是妳制定的,然後妳看到鹽商賺了壹些錢之後,妳看不下去?妳心裏很不爽?妳要出手整他們?
後世的燈塔國,不就是這樣對付咱們國家嗎?
乾隆皇帝對付當時兩淮鹽商套路,和燈塔國的做法如出壹轍。
兩者唯壹的不同,其實就是找的理由不同而已,後世的燈塔國,找的是“自由世界”的理由,至於咱們那位十全老人呢,他當然不懂什麽自由世界,所以他基本都是找貪腐的理由,以懲治腐敗的名義去整那些鹽商。
毫無疑問,雖然本質上都是薅羊毛,但乾隆皇帝的做法肯定就具有更強的迷惑性了,也更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後世的那個燈塔國,貌似還比不上咱們的這位狗屁十全老人呀?
導致中古棋由盛轉衰的第二個大事件,那就是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
怎麽說呢?如果說乾隆發起的“兩淮鹽商弊案”,讓中古棋由盛轉衰,那麽更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古棋的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畢竟對於圍棋來說,金主爸爸雖然重要,但李襄屏個人認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圍棋是壹種文化,只要它的文化底蘊還在,那麽壹段時間少幾個金主爸爸,對圍棋造不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曾經的太平天國運動,就對圍棋造成了這種毀滅性的打擊。
李襄屏記得在前世的時候,他曾看過壹位資深骨灰級棋友做過的壹個統計,這個統計是這樣:圍棋在中國發展和傳承了幾千年,那麽到了現代,還保存下來的,和圍棋有關的古籍還有多少?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沒法相信,區區200多本而已。
並且在這200多本圍棋古籍當中,還包括像“棋經十三篇”,“圍棋賦”這樣的純理論論述文章。
也就說即便把這些也加進去,也才有區區不到300本而已。
很明顯,在真正的古代,和圍棋有關的書籍不可能只有這麽少的,那其他書籍毀於什麽時候呢?基本就是毀於太平天國時期。
因為在當時,江南地區是圍棋重鎮,並且當地文風鼎盛,有非常多的私人圖書館——而大部分圍棋古籍,其實都是收藏在私人圖書館,太平天國運動毀掉這些圖書館,自然也就毀掉了哪些圍棋古籍。
這其中壹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李襄屏記得自己在剛出道不久,他曾經下過壹個中古棋的古老定式“鐵重關”,後來老施告訴他,他當時其實是下錯了,至於具體錯在什麽地方,黃龍士棋聖在他的“龍士全圖”中有詳細闡述。
這本書,老施自己說他曾經看過。
而李襄屏,他從其他資料中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但是他卻已經沒可能見到這本古籍了,因為這本書,應該就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中被毀掉。
等李襄屏把現代人分析的理由告訴自己的外掛之後,老施很長時間默默無語,良久,他這才開口說道:
“對了,妳剛才還沒回答我,今日為何突然問及我此事?”
李襄屏笑答:“還能為啥,當然是為了那部‘大國手’。”
“大國手?”
“對呀,昨天妳也聽到了,現在準備派壹部和妳有關的影視劇,定庵兄我跟妳說吧,在我前世之時,這部戲就已經出現過,並且在那部戲當中,就有翰林棋待詔,哈哈,妳大清的翰林棋待詔。”
“啊?!這,這怎能如此瞎編亂造?”
李襄屏硒道:“僅僅棋待詔還是小事,畢竟這個官職在真實歷史中曾經真正有過,因此影視劇在此處虛構無傷大雅,定庵兄我跟妳說,曾經的那部‘大國手’,那位狗屁十全老人可是壹個很重要的人物呀,甚至不誇張的說,好像他才是整部作品的大BOSS,似乎所有的情節,所有的暗線,都是靠此人在推動。”
“啊?!這……這……那,那襄屏小友現在想幹嘛?”
李襄屏沒有馬上回老施的話,他站在原地發了壹會呆,這才答非所問地說道:
“定庵兄啊,我剛才跟妳說,中國圍棋古籍保留至今,只剩區區不到300本,那妳知道在那東瀛,在那高麗,他們有多少和圍棋有關的古籍嗎?”
“這我如何能知,他們現在還有多少?”
李襄屏壹笑:“同樣是經過資深骨灰級棋友統計,近代的不算,只算到100年前,在那東瀛,他們原創的圍棋古籍,只有34部而已。”
“啊,這麽少?”
李襄屏繼續笑:“怎麽定庵兄還嫌少嗎?我告訴妳已經不少了,畢竟那東瀛棋壇古籍雖少,卻還有‘發陽論’這樣的鴻篇巨著,真正可伶的是那高麗棋壇,妳知道截止100年前,他們的原創圍棋書籍能有多少?”
“多少?”
李襄屏伸出三個手指:“三本,真正和圍棋有關的古籍,那高麗只有區區三本而已。”
“嘿嘿。”
聽到老施“嘿嘿”壹聲,李襄屏卻長嘆壹口氣:
“只不過他們的圍棋古籍雖少,然而在圍棋影視劇制作方面,他們卻是完全領先我們。”
“哦?”
李襄屏點點頭,到了這個時候,他就沒有繼續跟老施解釋了。
在真實歷史中,在中日韓三國,其實都拍過圍棋題材的影視劇的,日本是大名鼎鼎的“棋魂”韓國則是“請回答1988”,這是以大李為原型的電視劇,其實就類似於是李滄浩的傳記片。
中國要多壹點,分別有“吳清源”,“圍棋少年”以及“大國手”。
只是非常可惜,就李襄屏個人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的圍棋題材影視劇質量最差,尤其是那部“大國手”,那簡直就是爛得壹比,屬於那種根本上不了臺面的大爛片。
這如果還在前世,那李襄屏可能也就吐吐槽就算了,甚至作為壹名非影視迷,他可能連吐槽都懶得吐。
但到了今世就不壹樣。
畢竟人老施可是成了自己的外掛,那麽這麽長時間相處下來,李襄屏早就產生壹種很奇妙的感覺,或者說壹種穿越者才會有的獨特感覺——
他現在已經有了壹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代入感”,感覺自己和老施已經不分彼此,如果有誰侮辱老施,那就跟侮辱他自己沒什麽兩樣。
很明顯,真實歷史中的那部“大國手”,李襄屏認為就是已經侮辱老施了。
它不僅侮辱了老施,還侮辱了範西屏棋聖,還侮辱了中古棋。
既然這樣,現在的李襄屏當然沒法無動於衷,他決定出手管壹下這事。
不,這裏用“出手管”可能用詞不當,對李襄屏來說這詞太大,應該說他現在決定摻合壹下這個事情。
然而要怎麽摻合?現在的他卻說不出壹個壹二三四,甚至沒有任何頭緒。
畢竟在前世的時候,他又不混娛樂圈,甚至連影視迷都不算,他所有有關影視圈的知識,九成以上都是來自於網絡上的八卦。
很明顯,像他這樣的知識儲備,肯定不夠資格摻合壹部影視作品的制作,他現在僅有兩個算是有利條件的:
壹,他怎麽說也是世界棋壇金滿貫,是中國棋壇乃至世界棋壇,現如今幾乎所有人公認的領軍人物和代表人物。
既然有了這層身份,那麽制作壹部圍棋題材的影視劇,好像多多少少總有壹點關系。
至少自己說兩句話,到時候發表壹下意見,應該沒人會覺得違和。
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有利條件:因為趙道愷的老爸趙家棟,在真實歷史中,他是從明年開始就自己出來開傳媒公司的呀,並且昨天就聽趙道愷說,趙家棟好像也會摻合“大國手”的制作。
於是李襄屏決定,要找個時間和趙家棟好好嘮壹嘮,看看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當然嘍,這個事現在還急不來,因為幾天之後,就是和古大力的“富士通杯”決賽了,李襄屏怎麽說也要先下完這場比賽再說。
“定庵兄啊,等壹周之後,等咱們從日本回來,我就帶妳去拜訪壹下我這位趙叔叔,可好?”
“呵呵。”
2005年的8月很快到來,第壹個周末,李襄屏再次登上飛往日本東京的航班,和隊友古大力爭奪本年度“富士通杯”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