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酒業擴張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by 萌俊
2022-12-9 22:14
組六名頭目圍攏在旁邊。
兄弟們已經排除掉很多賭檔,馬欄,財務公司等有三合會組織成員聚集的地方
報紙道:“目前,通過兄弟們的壹間間排查,最可疑的只剩兩間,福星大廈B座5層,石硤尾11號屋邨的地下室!”
“兩間地方都有和信的人出沒過。”
“並且門外有監控,有防盜鐵門,常年不開窗戶,卻定時有人來清理垃圾。”
“黃油仔!”
報紙把鉛筆點在壹個目標上:“妳負責福星大廈。”
“我負責石硤尾!”
B組頭目,黃油仔上身穿著壹件黃色T恤,T恤正面印著壹個搔首弄姿的卷發金毛大波洋妞,背面印著壹個崛起的肥臀,兩股間縫夾著丁字褲,幹脆地應道:“明白,報紙哥!”
“行動!”
報紙把鉛筆拍在桌面。
報紙是整個鷹組兄弟當中,每科成績最高者,受訓結束綜合評分第壹,直接升職為鷹組組長,享有義海集團經理級待遇,鷹組兄弟們無人不服。
憑本事上位者,最令人服氣。
……
壹天後。
和記大廈,總裁辦公室。
東莞苗穿著T恤,站在辦公桌前:“賓哥,鷹組已經把和信工廠找到了。”
“幹的不錯。”
張國賓滿意的點點頭。
這個效率沒有給他太多驚喜,但卻完全履行到鷹組的職能,不枉社團砸下重金培養。
搞情報也不是過家家,真正的情報工作,絕沒有電影中的精彩,相比於險死還生,諜影重重,樸實的外表,縝密的頭腦,嚴謹踏實的工作風格,更是情報部門需要的態度。
東莞苗遞上壹組照片,面色平靜地說道:“和信粉倉位於硤尾11號屋邨的地下室內,表面上是壹間食品冰工廠,專門為咖啡店,酒吧提供食用冰塊,實際上,借助冰塊運輸的過程走貨,隱蔽性極強。”
“兄弟們第壹次試探沒有打進去,第二次跟蹤貨車才確定目標。”
張國賓拿著照片,壹張張抽插,更叠,望著照片上的工廠外景圖,馬仔照片,貨車照片,微微頷首道:“怎麽確定的目標?”
東莞苗答道:“報紙在太子道撒釘子,貨車在太子道爆胎,小馬的汽修店正好在路邊,貨車司機不得已只能去汽修店補胎。”
“報紙偽裝成汽修工去卸螺絲,在車尾刮到壹些白粉,貨車剛走,馬上送去實驗室鑒定。”
“據鑒定報告,主要成分為鴉片,確定為白粉無疑。”
張國賓很欣賞鷹組的做事態度,將照片合攏,在桌面整整對齊邊角,穿著壹身黑色西裝,微笑著說道:“本月鷹組加壹筆獎金,績效考核設為A,記壹個集體三等功。”
集團內部針對職員的待遇,提拔,已經設立出壹套現代化制度,由專業人事部門同理事會壹起建立,首先,職員待遇分為職員,資深職員,經理,高級經理,總經理,子公司總裁,副理事,理事,理事長(總裁)十個級別,該等級社團正行通用。
但子公司總裁唯有設立在正行公司,正行公司的子公司總裁下,還有獨立的人事機構,考核制度,不參與總部評定。
理事為各區扛把子,副理事為社團大底,總經理為高級頭目,往下便是社團中低層,按照級別有固定的月薪,待遇,節假日福利。
不過,社團方面油水很多,按勞分配為主,薪水階梯主要為公司正行員工設定。
本月績效為A,獎勵月薪的百分之五十,本月績效為B,獎勵月薪的百分之三十,本月績效為C,月薪不變,本月績若為A+,月薪翻倍。
壹個集體五個三等功,集體頭目升職壹級,三個二等功,集體頭目升職壹級,兩個壹等功,集體頭目升職壹級,壹個特等功,集體頭目升級壹級。
個人獲得壹個三等功,待遇升職壹級,個人獲得壹個二等功,級別升職壹級,個人獲得壹個壹等功兩級,特等功三級。
殺壹個警察在義海是二等功,開壹條財路在義海是壹等功,保護大佬身亡在義海是特等功,規矩森嚴,層層階梯,但卻賞罰分明。
東莞苗頷首說道:“謝謝賓哥。”
張國賓揮揮手:“剛成立的部門適當加點薪水,兄弟們會更開心些。”
他又甩著那組照片,笑道:“何況,這個消息可價值不菲。”
“呵呵,都是公司的實力。”東莞苗謙笑道:“在香江販粉,粉可以繞開油尖旺,人卻繞不開,兄弟們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全世界,情報組織都必須依靠母國生存,實力卻強的國家,情報組織越強,國力越弱,則實力越弱,弱的不是人,是國!
張國賓笑道:“好了,別在這裏吹捧我,我先打個電話。”
他見東莞苗適時的離開之後,依靠在椅子上,拿出大哥大撥出電話號碼道:“細佬,晚上有空喝湯嗎?”
當晚,照片就送到情報科高級督察手中。
深夜,情報科幾名探員便驅車來到工廠四周,重新對工廠進行拍照。
兩天後。
張國賓帶著打靶仔,酒王孱,天堂,幾名洋大班奔赴內地市場考察,首先考察第壹家啤酒廠,便是內地第壹家啤酒廠清島啤酒。
1903年8月15日,壹夥盎格魯,日耳曼人來到清島開辦啤酒廠,其因是為了滿足侵華外軍對啤酒的需求,但隨著啤酒廠產能增加,外商開始主動培養國人對啤酒的喜好,當時的“啤酒”便是“洋酒”,後來哈爾濱啤酒等老酒廠,壹樣都是相同的原因。
張國賓在清島啤酒的考察進行不到三天,轉程就前往哈爾濱啤酒廠,內地招商辦盛情邀請張總裁在北方啤酒廠進行考察,壹是北方建廠歷史悠遠,產能,品牌較大,二是希望張先生能在北方進行壹些投資。
張國賓對內地啤酒市場有深刻認知,無它,以前酒喝的多。
但可惜,清島,哈皮距離南方太遠,運輸成本過高,在香江沒有品牌力,投資兩間酒廠並不合時宜,且哈皮還有“國營轉民營”,破產的黑歷史,投資風險過高。
張國賓答應在北方投資兩個樓盤試試水,順便利用樓盤開建的過程,讓公司同北方基層打好關系,待關系打通再壹步步投資其它生意,洋大班成員裴淳華面色不解,出聲問道:“Boss,內地的酒水市場正在上升階段,據統計,啤酒是消耗量最大的酒水之壹,內地人口也在不斷上漲,投資啤酒廠是壹樁很好的生意,特別是北方的大型啤酒廠,質量與品牌都有保證,為何不先投資北方的啤酒廠?”
裴淳華覺得運輸成本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在南方建壹個分廠就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以南方的人力成本生產,運到香江照樣大賺。
張國賓卻是坐在火車上笑道:“裴先生,妳不了解國情,壹個國家沒有完美的,在這裏,壹定賺錢的生意不好做的,只有壹定讓別人賺錢的生意才好做。”
裴淳華若有所思後,面露笑意:“Boss,人同人都壹樣,我在英國曾經做過公關經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負責北方的樓盤項目。”
張國賓側眼望向他:“沒想到,妳是來學毛遂的。”
張國賓當然知道全世界人都壹個叼樣,只是護犢子,不想讓鬼佬看見華人不好的壹面,現在既然鬼佬想去試試水,那就去嘍。
“沒問題。”
他索性答應道。
接下來,張國賓又在茅山,山城,珠江,莆田等地考察過多間啤酒廠,看完內地的啤酒廠規模與品牌,發現內地啤酒市場,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幾乎所有地區都有當地的啤酒廠,並且嚴禁串貨,加上物流不便,拆貨渠道等問題,每個地區頂多買到本地,相鄰地區的啤酒。
80年代正是啤酒業野蠻發展的年代,啤酒廠作為本地的納稅大戶,是地方保護的重中之重,直至零零年代後,物流發達,全國壹盤棋,各省市啤酒廠才脫離保護,有外人插手的機會。
難怪,未來百威等世界酒企都是采用收購的方式,壹間間收購,控股內地酒廠,才慢慢把自主品牌打進內地。
壹個月的考察下來,張國賓決定在珠江興建兩間洋酒廠,壹間啤酒廠,並且與雪晶啤酒達成投資協議,協議條款規定每年壹定要出口十萬噸以上啤酒到香江,相應的,雪晶啤酒會打造壹個出口品牌,采用最新的包裝,生產線。
協議敲定前,柳文彥卻在莞城的酒店找到張國賓,面露難色地勸道:“張先生,妳投資興建酒廠內地很歡迎,可是啤酒廠叫國賓啤酒……”
“有點點難辦啊。”
張國賓翹著二郎腿,坐在酒店沙發上,抖抖煙灰,囂張的道:“我不叫國賓啤酒!”
“妳讓我在內地怎麽賣?”
“教教我,柳辦!”
他建啤酒廠投資超五百萬港幣,肯定要持續擴張產能,光供香江算什麽企業家?
沒野心!
但是要在內地搶各地啤酒廠的市場,多少點用點奇招。
柳辦表情有點尷尬。
張國賓卻繼續施壓,擲地有聲:“我在香江的酒業公司就叫國賓酒業,投資賬戶走的也是國賓酒業,我的名,就叫張國賓!”
他質問道:“伱說,妳憑什麽不讓我叫國賓啤酒?”